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柒集/高拜石著
标准编号:7-5063-2758-9   
主要著者:高拜石  gao bai shi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357页 ; 21cm
价格描述:CNY25.00
主题词:历史故事  中国  现代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本书是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笔记文学巨著,书名源自著名斋堂“古春风楼”,文章内容主要是清末民初的轶闻掌故、名人逸事,曾于1958 年至1969 年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510824000019235 I267.1/0021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总馆流通库 CNY25.00 CNY25.00 2017-03-10 登录
510824000019236 I267.1/0021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总馆流通库 CNY25.00 CNY25.00 2017-03-10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001 __ 01XX00104501@CSLN
005 __ 20091124211754
010 __ ■a7-5063-2758-9■dCNY25.00
100 __ ■a20070516d2003    em y0chiy0191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y   z   000fd
106 __ ■ar
200 1_ ■a新编古春风楼琐记■9xin bian gu chun feng lou suo ji■h第柒集■f高拜石著
210 __ ■a北京■c作家出版社■d2003
215 __ ■a357页■d21cm
225 2_ ■a讲古往事中国
305 __ ■a正中书局授权出版
330 __ ■a本书是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笔记文学巨著,书名源自著名斋堂“古春风楼”,文章内容主要是清末民初的轶闻掌故、名人逸事,曾于1958 年至1969 年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
461 _0 ■12001 ■a讲古往事中国
606 0_ ■a历史故事■j选集■y中国■z现代
606 0_ ■a历史故事
690 __ ■aI247.8■v4
701 _0 ■a高拜石■9gao bai shi■f(1901~1969)■4著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长久而巨大。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物,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以人物而论:有贩夫走卒,草寇游侠,淑女名媛,王公大臣,以至义民志士;以记事而论;或涉香艳,或涉壮烈,或涉忠勇,或涉 奇诡,或涉逸趣,读之使人爱,使人恨,使人怜,使人悲,使人悟,或使人热血沸腾不惜一掷头颅,或使人感慨激而太息不已。高氏笔力雄放,酣畅舒异;学养深厚,纵横自如;所引诗、词、联、赋,亦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高氏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近百年间风起云涌的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囊括在这一本本的《琐记》中,绝对值得您细细品味。

高拜石(1901-1969),字赖云,笔名芝翁,南湖,介园,懒云。浙江镇海人,先世宦游八闽,遂寄籍福州。斋堂为古春风楼,自号古春曲楼主认。毕业于早年北京平民大学文科。先旅居燕地,主持笔政,其间曾在各报刊杂志撰文,返闽后及至迁台,历任《福建民报》《新生晚报》《华报》《寰宇新闻》及《中央日报》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

高氏善属文,工诗词,长于近代史笔,熟谙人物掌故,故文名籍甚。人曾赞其,“自梁任公,林琴南以来,罕与其伦经,诚是列于现代中国一大文豪而无愧色。”高氏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古春风楼琐记》,因广获好评,后结集出书。另有《南湖录忆》《浮沤识小》《茗边脞记》等著作。

高氏受吴昌硕艺术成就熏陶,自幼便颇醉心书法篆刻,曾从朱敬亭,黄蔼农,沈冠生诸名家学习,世称“行楷近南园松禅,温润有致。精金石篆法,尤工篆隶,厚润茂密,古味盎然。”,本全著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各色各相人物,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以人物而论:有贩夫走卒,草寇游侠,淑女名媛,王公大臣,以至义民志士;以记事而论:或涉香艳,或涉壮烈,或涉忠勇,或涉奇诡,或涉逸趣,读之使人爱,使人恨,使人怜,使人悲,使人悟,或使人热血沸腾不惜一掷头颅,或使人感慨愤激而太息不已。高氏笔力雄放,酣畅舒展;学养深厚,纵横自如;所引诗、词、联、赋,亦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高氏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近百年间风起云涌的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囊括在这一本本的《琐记》中,绝对值得您细细品味。

本书台湾繁体字版新编三十二册,大陆简体字版计划合编十六册,分两次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