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李建中,吴中胜,褚燕著
标准编号:978-7-307-05537-7   
主要著者:李建中  li jian zhong   吴中胜  wu zhong sheng   褚燕  chu yan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377页 ; 24cm
价格描述:CNY39.00
主题词:古典文学  古典诗歌  文学理论  研究  中国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有:人文之元、文之为德也大矣、月印万川、诗道亦在妙悟、圣人立象以尽意、诗体若人之有身等。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510824000039711 I206.2/4015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总馆流通库 CNY39.00 CNY39.00 2017-04-12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oam2
001 __ 000022944
005 __ 20100713045942.0
010 __ ■a978-7-307-05537-7■dCNY39.00
100 __ ■a20070608d2007    emk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42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9zhong guo gu dai wen lun shi xing te zheng yan jiu■f李建中,吴中胜,褚燕著
210 __ ■a武汉■c武汉大学出版社■d2007
215 __ ■a377页■d24cm
225 2_ ■a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300 __ ■a本课题为200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30 __ ■a本书内容有:人文之元、文之为德也大矣、月印万川、诗道亦在妙悟、圣人立象以尽意、诗体若人之有身等。
461 _0 ■12001 ■a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606 0_ ■a古典文学■x文学理论■x研究■j中国
606 0_ ■a古典诗歌■x文学理论■x研究■y中国
606 0_ ■a古典文学
606 0_ ■a古典诗歌
606 0_ ■a文学理论
690 __ ■aI206.2■v4
690 __ ■aI207.22■v4
701 _0 ■a李建中■9li jian zhong■f(1955~)■4著
701 _0 ■a吴中胜■9wu zhong sheng■f(1969~)■4著
701 _0 ■a褚燕■9chu yan■c(女,■f1974~)■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30904

中国文论以其言说的具象性、直觉性和整体性,表现出鲜明的诗性特质。本书是“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该书从原始时代的诗性智慧、轴心期的诗性空间、儒道的诗性精神以及汉语言的诗性生成之中,探求中国诗性文论的文化之源与文字之根,并在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两大层面,阐释中国诗性文论的特征、成因及理论价值。该书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使用。

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 目录

引论 诗性言说与言说诗性

第一章 人文之元

第一节 太极,太初是也

第二节 两爻之间

第三节 神理惟宰

第二章 文之为德也大矣

第一节 有心之器,岂无文欤

第二节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第三节 终日言。而未尝言也

第三章 月印万川

第一节 道通为一,名理有常

第二节 气象混沌,难以句摘

第三节 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第四章 诗道亦在妙悟

第一节 寓目辄书,即景会心

第二节 直截根源,单刀直入

第三节 览之有色,扣之有声

第五章 圣人立象以尽意

第一节 尽意莫若象

第二节 拟诸形容,象其物宜

第三节 神用象通

第六章 诗体若人之有身

第一节 性灵所钟,天地之心

第二节 诗与人为

第三节 中西文论:人喻与人格化

第七章 洪范九畴,归畴为范

第一节 名实之间

第二节 诗径与理路

第三节 诗文者,生气也

第八章 天地间竟有这等文字

第一节 诗必与诗人评之

第二节 辨“体”明“性”

第三节 是论语亦是诗语

结语 田园将芜胡不归

参考文献

后记

李建中,男,1955年生于湖北江陵。1971年参加工作。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8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方向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9月—1997年6月,在苏州大学攻读魏晋南北朝文学及文论方向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1982年8月—1985年8月,在中南民族学院任校报主编。1988年7月—1998年12月,在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任文艺学教研室主任。1993年6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6月任湖北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998年2月,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1月调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任文艺学教研室主任。200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同年招生。2002年12月至今,在武汉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为该校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