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162681 |
F321.42/0055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陵江镇分馆 |
|
CNY68.00 |
CNY68.00 |
2017-10-25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5746
005 __ 20190731164815.0
010 __ ■a978-7-5218-0220-7■dCNY68.00
100 __ ■a20190731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研究■9nong min zhuan ye he zuo she xin yong he zuo yan jiu■f潘淑娟,潘婷著
210 __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19
215 __ ■a222页■d24cm
300 __ ■a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研究”
314 __ ■a潘淑娟 (1955-),女,江苏江都人。曾任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与金融系主任。先后在若干家农村商业银行担任独立董事。
314 __ ■a潘婷 (1981-),女,安徽蚌埠人,博士。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师。先后发表相关专业论文4篇,独撰书籍1部,参编书籍4部。
330 __ ■a本书讨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机制论、功能定位与自生动力、信用合作风险管理及其制度设计、信用合作的社际合作、信用合作公共政策支持等内容。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合作,可“补”农村金融体系“短板”,缓解“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并存”的错配现象。第二,合作社要根据特定的信息资源的分布、传递、反馈等信息结构选择信用合作模式。第三,合作社信用合作自生动力源于:一合作社信息结构优势;二信用公平交易;三信贷可得性;四灵活多样的增信机制。第四,联合社可有效破解单一合作社的“规模悖论”。第五,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要素:“3C”原则、良好的治理机制、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第六,公共政策是农民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重要支持体系。
606 0_ ■a农业合作社■x专业合作社■x信用制度■x研究■y中国
610 0_ ■a农民专业合作社
690 __ ■aF321.42■v5
690 __ ■aF832.4■v5
701 _0 ■a潘淑娟■9pan shu juan■f(1955-)■4著
701 _0 ■a潘婷■9pan ting■f(1981-)■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90731
905 __ ■bH00162681■aTSG■dF321.42■e0055■f1
906 __ ■d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