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居密度研究=Livable density of city in China/胡晓青著
标准编号:978-7-112-22423-4   
主要著者:胡晓青  hu xiao qing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270页 :  ; 26cm
价格描述:CNY68.00
主题词:住宅区规划  研究  中国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本书首先梳理了居住密度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和全面地分析了居住密度的特点。包括展现中国和西方城市各时期居住密度的演变过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对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特征归纳。在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经济技术、住宅政策和规划体制、社会文化、空间形态等方面剖析居住密度的生成机制。最后通过对居住密度与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将宜居密度的标准建立在身心健康、促进交往、社会公平、生活质量、资源环境和经济高效六个方面,指出了我国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非宜居密度的现象并提出了六条宜居策略。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H00167927 TU984.12/0004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漓江镇分馆 CNY68.00 CNY68.00 2017-10-25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nam0
001 __ 009902552
005 __ 20181129235400.0
010 __ ■a978-7-112-22423-4■dCNY68.00
100 __ ■a20181129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宜居密度研究■9zhong guo yi ju mi du yan jiu■dLivable density of city in China■f胡晓青著■zeng
210 __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18
215 __ ■a270页■c图■d26cm
300 __ ■a本书由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真实性原则的历史街区居住形态基金特征研究支持
307 __ ■a实际页数为:271
314 __ ■a胡晓青 (1980-),女,湖北枝江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方向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讲师。
330 __ ■a本书首先梳理了居住密度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和全面地分析了居住密度的特点。包括展现中国和西方城市各时期居住密度的演变过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对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特征归纳。在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经济技术、住宅政策和规划体制、社会文化、空间形态等方面剖析居住密度的生成机制。最后通过对居住密度与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将宜居密度的标准建立在身心健康、促进交往、社会公平、生活质量、资源环境和经济高效六个方面,指出了我国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非宜居密度的现象并提出了六条宜居策略。
510 1_ ■aLivable density of city in China■zeng
606 0_ ■a住宅区规划■x研究■y中国
690 __ ■aTU984.12■v5
701 _0 ■a胡晓青■9hu xiao qing■f(1980-)■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81129
905 __ ■bH00167927■aTSG■dTU984.12■e0004■f1
906 __ ■d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