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170519 |
B516.47/0040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漓江镇分馆 |
|
CNY39.00 |
CNY39.00 |
2017-10-25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2017180783
005 __ 20190507162115.0
010 __ ■a978-7-5302-1932-4■b精装■dCNY39.00
100 __ ■a20190510d2019 em y0chiy0110 ea
101 1_ ■achi■cger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9wo de zhe xue zhi shi shu ben hua■f(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g周国平译
210 __ ■a北京■c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d2019
215 __ ■a190页■c照片■d19cm
330 __ ■a本书是尼采所写系列论文《不合时宜的考察》(共四篇)的第三篇,原题为《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写作此书时,尼采30岁,哲学之路刚刚起步,但已阻碍重重。他以叔本华为范例,阐述了自己对哲学与人生、时代的关系的思考;但更多是他作为一个青年哲学家的思考和自勉,既充满青年的激情,又贯穿成熟的思考,启发一代代寻找人生意义的年轻人。
600 _0 ■c(德)■a尼采■c(Nietzsche,Friedrich Wihelm■f1844~1900)■x哲学思想■3A9612661
690 __ ■aB516.47■v5
701 _0 ■c(德)■a尼采■9ni cai■c(Nietzsche,Friedrich Wihelm■f1844~1900)■4著
702 _0 ■a周国平■9zhou guo ping■f(1945~)■4译
801 _0 ■aCN■b91MARC■c20190510
905 __ ■bH00170519■aTSG■dB516.47■e0040■f1
906 __ ■d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