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171625 |
G219.2/0045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龙山镇分馆 |
|
CNY116.00 |
CNY116.00 |
2017-10-25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CAL 012019132549
005 __ 20191018163133.6
010 __ ■a978-7-01-020646-2■dCNY116.00
099 __ ■aCAL 012019132549
100 __ ■a20191018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k a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出现与崛起■Azhong guo gong chan dang bao ren qun ti de chu xian yu jue qi■f陈志强著
210 __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9
215 __ ■a430页■d24cm
300 __ ■a本书是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出现与崛起(1921-1949)”的结项成果
320 __ ■a有书目 (第423-427页)
330 __ ■a本书稿在对“报人”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各个发展阶段报人群体的群像,细致地呈现了办报人的群体特征,以及他们在人口学意义方面的特征。以及办报人的新闻思想发展脉络,他们是如何协调专业办报与做好党的宣传之间的关系的。从而在报人个案研究盛行的当下,勾勒了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特征,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新闻思想演进的轨迹。从1920年代到1940年代初,苏联的党报经验、办报模式和党报理论,给中国共产党办报指明了方向,但是这些经验、模式、理论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阐释和有针对性的甄选,因而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后来,自我培养系统的成型则不仅支撑了延安报人的崛起,而且奠定了解放战争时期甚至建国初报人队伍的基础。这一培养训练模式,提高了中国共产党报人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造就了一大批党性强、业务熟练、工作态度好的报人,不仅成为了解放战争时期乃至于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新报人的业务导师和精神导师。
601 02 ■a中国共产党■Azhong guo gong chan dang■x党报■x新闻工作者■x研究
690 __ ■aG219.2■v5
701 _0 ■a陈志强■Achen zhi qiang■4著
801 _0 ■aCN■bNMU■c20191018
905 __ ■bH00171625■aTSG■dG219.2■e0045■f1
906 __ ■d116.00
920 __ ■a215010■z1
920 __ ■a232370■z1
920 __ ■a232020■z1
920 __ ■a24217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