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包美霞编著
标准编号:978-7-5542-2128-0   
主要著者:包美霞  bao mei xia 编著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 ; 24cm
价格描述:CNY48.00
主题词:农村文化  研究  中国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本书分析指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让优秀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在乡村的环境上,要加大整治力度,打造宜居宜人的农村生活环境。在三产融合上,利用农村特有的优势,打造生态产业,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等。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H00177669 G12/0047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龙王镇分馆 CNY48.00 CNY48.00 2017-10-25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oam2
001 __ 2019245118
005 __ 20191111212427.0
010 __ ■a978-7-5542-2128-0■dCNY48.00
100 __ ■a20191111d2019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4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乡村文化兴盛之路■9xiang cun wen hua xing sheng zhi lu■f包美霞编著
210 __ ■a郑州■c中原农民出版社■d2019.11
215 __ ■d24cm
225 2_ ■a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丛书
330 __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本书分析指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让优秀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在乡村的环境上,要加大整治力度,打造宜居宜人的农村生活环境。在三产融合上,利用农村特有的优势,打造生态产业,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等。
461 _0 ■12001 ■a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丛书
606 0_ ■a农村文化■x研究■y中国
690 __ ■aG12■v5
701 _0 ■a包美霞■9bao mei xia■4编著
801 _0 ■aCN■b91CIP■c20191111
905 __ ■bH00177669■aTSG■dG12■e0047■f1
906 __ ■d48.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从乡村文化存在的现实困境与传播利用、乡村文化兴盛构建原则与总体路径、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彰显乡村文化价值、建设文明乡村的一系列可借鉴经验和方法,是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的重要参考读物。

丛书主编

顾保国 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等。出版《伟大的梦想》《幸福论》《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等10多部著作,在《求是》《红旗文稿》《党建研究》《学习时报》等国内权威报刊发表学术文章100多篇,各类研究成果达200多万字。

崔友平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一批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全国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出版《历史的轨迹》《熨平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著作,主编《两个转变与通货膨胀和失业》《政治经济学》等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书作者

包美霞,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法治权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相关研究。在《红旗文稿》《江西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法制日报》等核心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