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04551 |
I207.25/0013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五龙镇三会村服务点 |
|
CNY88.00 |
CNY88.00 |
2017-10-25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0395059
005 __ 20190911145859.0
010 __ ■a978-7-5360-8835-1■dCNY88.00
100 __ ■a20190911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44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民国时期新诗论稿■9min guo shi qi xin shi lun gao■f张洁宇著
210 __ ■a广州■c花城出版社■d2019
215 __ ■a378页■d24cm
225 1_ ■a民国文学史论■h第二辑■f李怡, 张中良主编
300 __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330 __ ■a本著作以民国时期的新诗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新诗写作与民国历史、现实经验的关系,重在通过“写作”的视角,深入到诗歌文本、诗歌理论以及相关诗歌史现象之中。该论著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探索中国新诗艺术观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本土之美”“格律之美”“智慧之美”“化古之美”等章,分析诗人如何将这些艺术问题内化在写作实践之中,既有对问题史的梳理,又有落实于作品的艺术分析。中编切入具体诗潮流派与诗歌现象,以具体诗人诗作为线索,贯穿和呈现丰富的新诗史面貌。在对胡适、郭沫若、闻一多等人的研究与评价方面颇富新见,对鲁迅、沈从文、叶公超等“非典型”诗人的关注和研究,亦体现了新视野和新思路。下编通过细读作品,对“诗与梦”“诗与死”“诗与城”“诗与人”等生命体验与历史经验的诗性表达,反思了诗歌艺术的可能性、复杂性与局限性。
461 _0 ■12001 ■a民国文学史论
606 0_ ■a新诗■x诗歌研究■y中国■z民国
690 __ ■aI207.25■v5
701 _0 ■a张洁宇■9zhang jie yu■f(1972-)■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90916
905 __ ■bH00204551■aTSG■dI207.25■e0013■f1
906 __ ■d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