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30192 |
I207.22/3293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特藏书库 |
|
CNY40.00 |
CNY40.00 |
2017-10-25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0483361
005 __ 20191112135900.0
010 __ ■a978-7-5649-3594-8■dCNY40.00
100 __ ■a20191112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4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生代”诗歌研究■9“zhong sheng dai”shi ge yan jiu■f刘波著
210 __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19.5
215 __ ■a412页■d21cm
225 1_ ■a三峡青年文艺批评家丛书
330 __ ■a本书作者从两大方面集中探讨了“中生代”诗歌的价值和意义,对存在的问题作了理性审视与剖析。上编整体性地对“中生代”诗歌的美学特征进行了梳理,论述了“中生代”诗人写作的修辞技艺、思想内涵和风格变化;同时,由问题意识出发,分析了“中生代”诗歌写作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下编主要是从个案批评的角度,对伊沙、侯马、胡弦、雷平阳、臧棣、清平、蓝蓝、冯晏、李少君、张执浩、毛子、陈先发等富有代表性的“中生代”诗人作了深入细读和阐释,从而透视个体写作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461 _0 ■12001 ■a三峡青年文艺批评家丛书
606 0_ ■a诗歌研究■y中国■z当代
690 __ ■aI207.22■v5
701 _0 ■a刘波■9liu bo■f(1978-)■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91119
905 __ ■bH00230192■aTSG■dI207.22■e3293■f1
906 __ ■d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