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32537 |
I512.065/0005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地方文献特藏室 |
|
CNY75.00 |
CNY75.00 |
2017-10-25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oam2
001 __ 01055844
005 __ 20200110143358.0
010 __ ■a9787010209692■dCNY75.00
100 __ ■a20200408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y a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巴赫金理论的中国本土化研究■9ba he jin li lun de zhong guo ben tu hua yan jiu■f张素玫著
210 __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9
215 __ ■a348页■d23cm
225 2_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
300 __ ■a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成果
314 __ ■a张素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理事,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编著有《外国诗歌鉴赏辞典·近代卷》等。研究论文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等核心期刊,并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等权威刊物转载。
320 __ ■a有书目(第336-348页)
330 __ ■a本书针对当代中国人文科学研究中对巴赫金理论的广泛运用这一状况,深入中国文化根源与问题语境考察了巴赫金理论的中国本土化现象,提供了中国学界近四十年来研究运用巴赫金理论的全景式分析和最新研究。书中的跨文化研究视角,始终伴随着外来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遇过程中可能的问题意识,并运用巴赫金理论的核心——“对话”思想,探讨了“西学中用”这一百年来中国学界主导批评模式的有效性,同时通过中国本土化运用巴赫金理论具体跨文化文本研究,深化对巴赫金理论的把握认知以及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461 _0 ■12001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
600 _0 ■a巴赫金■gBakhtin, Mikhail Mikhailovich■f1895-1975■x文学理论■x研究
606 0_ ■a文学理论■x研究■y俄罗斯■z现代
606 0_ ■a中国文学■x当代文学■x文学理论■x研究
690 __ ■aI512.065■v5
690 __ ■aI206.7■v5
701 _0 ■a张素玫■9zhang su mei■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200408
905 __ ■bH00232537■aTSG■dI512.065■e0005■f1
906 __ ■d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