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40769 |
F329.521/0002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文昌镇分馆 |
|
CNY32.00 |
CNY32.00 |
2021-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043932
005 __ 20200122150931.0
010 __ ■a9787569250077■dCNY32.00
100 __ ■a20200408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deng
102 __ ■aCN■b220000
105 __ ■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制度、技术与农家经济生活变迁■9zhi du 、 ji shu yu nong jia jing ji sheng huo bian qian■e以1949年至1957年的济南郊区为个案■f伍玉振著
210 __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19
215 __ ■a278页■d24cm
330 __ ■a本书先对济南郊区自然生态状况、社会人文环境、传统农副业生产情形作一概述。结合郊区社会历史沿革及人文环境的变化,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层面上探讨城乡互动关系。紧接着对民国时期郊区的农副业经济发展情况作一概论,主要涉及农作物种类结构、耕作制度、副业生产规模、种类、农副业关系等。本书追寻着这些制度变革的轨迹,分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在制度变革背景下农家经济变迁的微观形态。在制度变革与技术改进基础上,分析建国初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家生活的社会变迁。所涉及问题主要有郊区农副业发展总体概况,不同阶段农民生活的改善情况,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变动,农家收支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等。借助于这些问题来探讨这一时期国家与农村,国家与农民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等。
517 1_ ■a以1949年至1957年的济南郊区为个案■9yi 1949 nian zhi 1957 nian de ji nan jiao qu wei ge an
606 0_ ■a农村经济■x经济史■x研究■y济南■z1949-1957
690 __ ■aF329.521■v5
701 _0 ■a伍玉振■9wu yu zhen■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200408
905 __ ■bH00240769■aTSG■dF329.521■e0002■f1
906 __ ■d32.00